■ 晨光中的算法诗人
07:30,张江量子实验室。34岁的首席科学家苏芮正在调试新一代量子算法,她办公桌上的苏绣屏保格外醒目。"这套算法灵感来自祖母的刺绣纹样",她研发的"东方美学算法"已应用于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实验室一角,她的博士生团队正在将昆曲水袖动作转化为机器人学习数据。
■ 老洋房里的数字绣娘
爱上海论坛 10:15,思南公馆非遗工作室。顾绣第五代传人林微的智能绣架正在自动生成一幅融合敦煌壁画元素的现代作品。"这套系统学习了我三十年的针法",她向参观者展示可实时变换图案的智能丝绸。令人惊讶的是,她的合作方包括MIT媒体实验室和故宫文创团队。
■ 中药房里的AI医师
上海龙凤论坛419 14:00,雷允上智慧药房。中医药大数据专家黄颖博士的"望闻问切"机器人正在接诊,墙上的全息投影展示着药材生长过程。"我们训练AI识别300种舌苔状态",这位放弃华尔街高薪回沪的科学家,带领团队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医诊疗数据库。
■ 黄浦江上的元宇宙戏台
上海龙凤419官网 20:30,外滩数字艺术码头。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瑶的"全息梅兰芳"项目正在上演,观众通过AR眼镜能看到虚拟角色与真人演员同台。"科技让国粹获得新生",这位90后"数字青衣"的抖音账号已吸引200万年轻粉丝。
【深度观察】在杨浦滨江的"创新工场",记者见证了最具未来感的场景:几位银发奶奶组成的"智慧阿姨团"正在指导年轻工程师改良适老化产品。项目负责人李婷说:"上海女性的独特优势,就是能在科技与人文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