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30s百乐门:远东第一舞厅的黄金年代】
1937年的酒水单显示,这里同时供应法国香槟与绍兴花雕。老舞客回忆,菲律宾乐队演奏爵士乐时,总有客人用二胡即兴合奏。2016年翻修时发现的舞女日记记载:"周四晚,穿墨绿旗袍陪银行家跳了七支舞,他教我用银元打水漂。"
建筑学者发现,舞池地板的枫木拼接暗藏玄机——特殊弧度能让穿高跟鞋的舞者旋转更稳。那个常来采风的法国画家,最终把舞厅的彩绘玻璃窗搬进了巴黎的个展。
阿拉爱上海 【第二章 1990s金色年代:卡拉OK与商务应酬的蜜月期】
1995年的点歌簿显示,《夜来香》与《爱拼才会赢》是商务客的最爱。经理回忆,888号包厢的茶几被香烟烫出的痕迹,拼起来恰是浦东地图的轮廓。保留至今的签单本上,某位台商连续三年同一天点相同的红酒套餐。
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社会学家指出,包厢内形成特殊社交礼仪:麦克风传递顺序暗藏权力关系,而果盘的食用进度成为谈判风向标。那个总来收空瓶的阿婆,后来用积蓄在隔壁开了第一家珍珠奶茶铺。
【第三章 2020s云端会所:科技重构的社交场域】
上海娱乐 2023年消费数据显示,全息投影包厢的预订量是传统KTV的三倍。调酒师发现,客人最爱把鸡尾酒放在窗边,与陆家嘴夜景合影。最受欢迎的"时空穿越"套餐,包含用分子料理复刻的30年代蝴蝶酥。
空间设计师透露,声光电系统能模拟外滩百年来的各种夜色。而那个总来收集酒标的日本游客,最近在策划"从百乐门酒杯到智能醒酒器"的专题展览。